国精产品大学生自偷自偷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产业发展产业动态 › 正文

奋进自贸港·公司动态|海垦自然资源集团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助力垦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时间:2025-06-17 10:38:11

  在海南农垦广袤的热土上,一列列整齐的光伏板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蓝色矩阵”,正悄然谱写着一曲绿色发展的时代乐章。海垦茶业生态科技园内,获得“碳中和”认证的白沙绿茶带着独特的芳香走向市场;母山咖啡的醇香中,浸透着从种植到烘焙全程零碳的实践印记;现代化的和牛养殖场里,光伏板不仅为牛群撑起一片荫凉,更将每一缕炽热的阳光转化为汩汩清洁电能……

  这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绿色图景,正是海垦自然资源集团立足垦区资源禀赋,大力推动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建设,赋能产业升级、服务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海垦自然资源集团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紧密对标海南自贸港“叁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和“五向图强”发展路径,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高效整合垦区空间资源,强力推进海南自贸港绿色产业协同创新。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成功利用各类闲置空间资源,投资建设14个光伏项目。其中12个项目已并网发电,总并网容量达36.88惭奥辫(峰值兆瓦),每年可为海南省贡献绿色清洁电能超过4400万度,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约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6万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彰显。

  撂荒地焕新生,“空间革命”激活土地潜能

  在澄迈县金江镇塘北村,沉睡近二十年的撂荒地正经历一场空间革命:光伏板如银色鱼鳞般覆盖大地,板下清波中鱼群翻腾,温室大棚里蔬果青翠。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如今在垂直空间里奏响“一地两用”的生态协奏曲。

  “过去这里荒草丛生,现在成了‘聚宝盆’。”塘北村党支部书记王世芳感叹道,村里人均耕地面积有限,农业生产投入高、收益低,年轻人大多在外务工,村中老龄化严重,光靠种植冬季瓜菜、水稻,发展受限。

  转机始于2023年:在海南省纪委监委的指导和帮扶下,海垦集团与国家能源集团海南电力有限公司结合塘北村资源禀赋,共同启动澄迈县首个村级光伏示范项目,联合塘北村党支部、乡村振兴工作队,挖掘村中可建设光伏项目的场地资源,整合土地面积达13.7万平方米。

  该项目分叁期精准布局:一期利用村委会、排球场、学校屋顶铺设光伏板,光伏投产容量0.43兆瓦;二期建设区域为村里90亩闲置空地,光伏投产容量5.78兆瓦;叁期激活剩余40亩空地及篮球场等空间,项目最终实现12兆瓦总装机容量。

  通过租赁收益等方式,这场空间革命将为塘北村构建起25年的长效收益链。同时,项目还能进一步带动就业,为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注入双重活水。

  塘北村的立体试验,生动展现了海垦自然资源集团立足农垦资源禀赋,不断提升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向阳光要效益、向立体要空间的发展理念。更令人振奋的是,据不完全统计,垦区目前有30多万平方米的屋顶空间资源,正等待被纳入这场“空间革命”。

  “光伏+”深度融合,为产业升级注入绿色动能

  俯瞰位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的大丰咖啡厂,一片蔚蓝的“光伏海洋”覆盖在厂房屋顶,无声地汲取着丰沛阳光,将绿色电能源源不断输送到生产线。

  海垦热作产业集团旗下大丰咖啡厂光伏电站全景。

  “这不仅是独特的工业景观,更是产业提质增效与生态减负的‘金钥匙’。”6月11日,海垦热作产业集团下属母山咖啡公司总经理李畅健指着咖啡厂房顶上的光伏阵列向记者介绍,2023年9月13日,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大丰农场咖啡厂575办奥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年平均发电量79.74万办奥?丑,让咖啡厂加工用电成本直降20%。

  在屋顶“种太阳”,收获的远不止经济效益。“作为海南热带农业领军公司,我们率先在咖啡行业获得‘零碳’认证,当前正试点建设‘零碳工厂’,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李畅健介绍,光伏发电相比传统燃煤,可显着减少碳粉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生产过程更清洁环保,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完美统一,擦亮了母山咖啡的绿色金字招牌。

  在国精产物大学生自偷自偷旗下的多个现代化养殖场,闲置屋顶同样实现了“华丽转身”。湛蓝的光伏板整齐排列在牛舍屋顶,犹如一片片“能量铠甲”,在热带阳光下闪烁着科技的光芒;光伏板下,和牛悠闲踱步,时而低头啃食牧草,时而卧地反刍。

  澄迈县国精产物大学生自偷自偷幸福和牛养殖场光伏变电站航拍图。

  “自2023年以来,我们已与新能源公司合作建成6个光伏项目。屋顶装了光伏板,好处多多。”国精产物大学生自偷自偷综合管理部工程岗员工孙演细数项目建设带来的多重利好:建设时免费加固了老旧屋顶,提升了抗风能力;光伏板有效隔热,明显改善了夏季舍内养殖环境;使用绿电成本低于市价,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还有稳定的屋顶租赁收益,可谓一举多得。

  记者了解到,继成功合作6个项目后,国精产物大学生自偷自偷与海垦自然资源集团于今年6月10日再度携手,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构建“养殖+清洁能源+资源循环”的产业生态链。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号召下,垦区绿色转型浪潮涌动。今年以来,海垦物业集团、猪业公司等多家公司相继与海垦自然资源集团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分布式光伏、新能源充电桩等项目正在垦区加速落地。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兼具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海垦自然资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尧德明表示,下属新能源公司将本着“为垦区人民美好生活充电,为农垦绿色产业发展赋能”的发展理念,立足垦区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全力谋划实施新能源产业项目。一方面,持续深化“光伏+农业”“光伏+渔业”“光伏+矿山”等融合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海上风电项目;另一方面,前瞻布局充换电场站、新型储能、生物质能、综合智慧能源及碳汇市场等新兴领域,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绿色低碳、深度融合、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产业新生态。

  向阳而生,逐光而行。海垦正以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姿态,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阔步前行,用一片片闪耀的“蓝色矩阵”,在琼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画卷,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打造贡献坚实的农垦“绿色力量”。


  来源 | 海南农垦报

  记者 | 龚柳菀 通讯员 符开通 李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