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精产品大学生自偷自偷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产业发展产业动态 › 正文

奋进自贸港&尘颈诲诲辞迟;产业发展|科技赋能,东路农场公司奏响春耕&濒诲辩耻辞;奋进曲&谤诲辩耻辞;

时间:2025-04-14 08:41:39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

  春日的清晨,东路农场公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修复区)水稻基地里,两台插秧机穿梭不停,驶出笔直的绿色轨迹,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一盘盘嫩绿的秧苗通过传送带被精准地插入水田,水田即刻披上了一袭绿色的“新装”,呈现出一幅万象“耕”新的生动画卷。

  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零散的废弃鱼塘。如今,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昔日的碎片化鱼塘蜕变成了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

  东路农场公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修复区)。蒙美顺 摄

  东路农场公司经营规划部副部长邢维敏向记者介绍,2021年,公司按照海垦集团党委的部署要求,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对土地进行平整、修复、复耕,并推进田间基础设施建设,为公司增加了588.4亩高标准农田,让耕作全程实现机械化。

  “传统的人工插秧费时费力,受天气影响大,插秧效果不稳定,秧苗成活率较低。现在有了插秧机,春耕春管更省心。”邢维敏给记者算了笔账:这片田,按每天8个小时作业计算,一台8行高速插秧机,一天大概能插60亩地的秧苗,效率是人工的50多倍,总成本降低80%。

  插秧机正在作业。蒙美顺 摄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公司早稻插秧已全面铺开,并投入两台插秧机同时作业,预计一周时间就能全部完成插秧,极大地简化了繁琐的程序、大幅节省了时间和劳动力,还可以减少插秧过程中降雨、干旱等不利天气因素对秧苗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实现集约化生产。

  为进一步推动公司水稻产业做强做优,今年3月,东路农场公司与文昌海盛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进水稻品种选种、管护等工作。

  “今年开春,我们选择了‘海南特优9068’水稻品种。”邢维敏捧起秧苗说道,“这苗不散秧、叶青翠、返青快、品质好,在去年的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物冬季交易会上,还获得了‘海南好米’商标授权。”

  “老话说得好,‘叁分种,七分管’,插秧完成后,我们将对水稻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水肥的精细化管理,促进秧苗速生快长。”邢维敏表示,后续还将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水肥管理,在减轻生产作业强度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让田间管理尽显“科技范儿”。

  新质生产力赋能,让粮食生产更智慧、更高效。近年来,东路农场公司一路向“新”,引入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智能化农业设备,在春耕春管中“大显身手”,全力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生产力。

  “捍卫粮食安全,端好‘中国饭碗’是国有公司的使命担当。”东路农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按照海垦集团党委的部署要求,牢记“国之大者”,以“五个牢牢掌控”为抓手,深耕水稻产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以科技创新“变量”撬动高质量发展“增量”,促进水稻增产增收,打响“东妃福米”品牌,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夕阳西下,插秧机仍在田间穿梭,机械的轰鸣声与秧苗的“私语”交织成曲,这片被科技唤醒的土地,正回答着“端稳中国饭碗”的时代命题。


  来源 | 海南农垦报

  记者 | 林倩 蒙美顺 通讯员 黄闻涛 吴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