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精产品大学生自偷自偷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产业发展产业动态 › 正文

奋进自贸港·关注 |海垦集采平台“挤”出千万元降本空间

时间:2025-04-11 11:31:57

  近日,在国精产物大学生自偷自偷旗下海津益佳牧业公司的蛋鸡场内,14条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全速运转。一枚枚新鲜的鸡蛋在传输带上完成清洗、分级后,整齐嵌入印有海垦品牌尝辞驳辞的环保包装纸箱,准备发往全国市场。

  “别小看这个包装纸箱,去年同期这样一个包装纸箱单价就在4.8元左右,现在通过在集采平台上竞价采购,成本降到了3.37元/个。”国精产物大学生自偷自偷招标采购部负责人丁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该公司本批次共采购了18万个包装纸箱,按照3.37元/个计算,比去年同期采购节省了25万元,降幅30%,且质量更优于前一批次,实现了降本、增效、提质。

  一个小小的包装纸箱就实现了降本增效,是海垦集团大力推进集采平台建设,构建公开透明、更加高效便捷、数字化的“阳光”集采制度体系的鲜活注脚。

  工作人员在介绍集采平台大屏。

  2024年11月,海垦集团正式上线集采平台,这是海垦集团向大型国有现代化公司蜕变迈出的关键一步。该平台通过全流程线上化、公开化运作,推动采购成本下降、效率提升,构建起了海垦“阳光透明、高效规范”的采购新生态,更以数字化手段破解传统采购痛点,为国企深化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

  传统采购迈入“阳光时代”

  采购管理是公司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运营质量、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如中国交通建设集团通过集采模式整合供应链资源,构建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全集团采购成本降低2.1%。中建集团依托“云筑网”集采平台,累计交易额突破6万亿元,通过实名制管理、全程数字化采购以及供应商黑名单制度,有效降低交易风险。集采平台建设不仅是采购工具的升级,更是国企从粗放管理向现代化治理跃迁的“必答题”。

  “作为海南省最大的国有公司,其业务横跨农业、旅游、地产等八大产业板块,年采购规模超百亿元。过去下属公司‘各自为战’的采购模式导致长期存在议价能力弱、采购成本高、采购效率低、透明度不足等问题。海垦集团经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推广集采平台,目的就是要实现采购管理“叁统一”,即统一流程、统一平台、统一监管,进一步规范采购管理。

  长期以来,国企采购领域因流程复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易成为廉洁风险高发区。海垦集团以问题为导向,将集采平台建设作为“清廉海垦”建设的重要抓手。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起覆盖采购全流程的数字化闭环——从需求提报、供应商遴选、在线竞价到合同履约,每个环节均实现痕迹可溯、数据留痕,犹如为采购业务装上了“透视镜”和“记录仪”。

  降本增效成果凸显

  “在海垦·椰城壹号项目一期施工招标过程中,通过集采平台的高效运作,成功节约成本4657.28万元。”海垦实业公司成本合约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4月9日,实业公司通过集采平台累计成功完成招标采购114项,总采购金额约10.8亿元,综合成本节约率达4.59%,累计节约成本约5200万元。

  试运行阶段的成效印证了集采平台带来的变化。去年7月,海垦集团率先选取了海垦猪业、草畜、建工、实业4家公司试运行集采平台,并于去年11月正式上线集采平台,面向全垦区推广。从今年2月5日至今,海垦集团实现所有采购业务通过集采平台完成。

  据统计,集采平台运行短短9个月,截至今年3月31日,累计完成采购业务3980项,累计成交金额12.65亿元,注册供应商7161家,非招标采购项目累计降本1410.03万元,成本压降率达3.86%。其中2025年一季度完成采购业务2889项,成交金额8.88亿元,非招标采购项目降本1294.99万元,降幅4.85%。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集采平台还大大激活了供应链的“鲶鱼效应”——通过打破地域限制,今年一季度,吸引了全国5110家新增供应商入驻,充满竞争力的市场环境让质优价廉成为可能。丁野感慨:“过去采购像‘走小巷’,现在则是‘逛超市’,优质供应商主动上门,议价空间明显提升。”

  “硬件”“软件”两手抓

  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软件”。为做好制度保障,海垦集团先后出台了《海垦集团采购管理办法》《海垦集团采购供应商管理规范》,将“阳光采购”理念固化为38项操作细则。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地应用推广集采平台,海垦实业公司建立集采平台落地业务支点体系,围绕集采平台业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堵点问题,针对供应商、公司工作人员编制了两版操作手册,清晰展示各环节顺序、决策点与信息流转,使操作步骤、界面元素及数据录入要点一目了然,有效提高了招标工作效率与质量。该手册作为海垦集团亮点案例被推广,获得内部兄弟单位的好评和认可。

  记者了解到,针对非招标项目评审专家短缺的痛点,海垦集团集采平台创造性对接海南省招标协会专家库,引入第叁方权威力量;与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的深度联通,则让采购公告辐射范围扩展至全国市场。与此同时,京东慧采系统的对接方案落地,标志着零星采购迈入“数字化货架”时代,一支笔、一枚螺丝钉的采购都将有迹可循。

  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主力军,海垦集团通过集采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实现采购流程标准化、成本集约化、管理透明化,为集团各产业板块的高效协同注入新动能,加速向“阳光、高效、智能”的现代化国企转型。


  来源 | 海南农垦报

  记者 | 许雅 通讯员 邢武 余美君 于丰赫